what's friend
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,有关这题目的文字,从小到大,写过不少。baby既然问我了,D不能不回答对吧?
关于“真正的朋友”的解释,日语的“亲友”是个好词,亲人般存在的朋友。个人理解,所谓“亲友”,他除了和你有许多共同的话题,理解、支持你的理想外,又要像亲人般包容你,照顾你,关心你。就是那个当你想起你们之间的事,不管开心还是不开心,是能让你感到温暖的人,并且你们愿意主动珍惜之间的友谊,愿意为彼此无条件付出。在他面前,你不必担心会丢脸,甚至有时候你们之间互相自嘲,有不开心的事,不能和家人说的事,你却会想告诉他,他也真的为你担心,为你出谋划策。说到这儿,突然觉得女人要得到友谊比男人要难得多,因为符合上述条件的,女人觉得就是她老公或者是男朋友,女人往往对男人掏心掏肺,却提防她的同类。而在男人眼里,朋友是要比女人重要的,不信你看看他会不会和一个一直说他“兄弟”坏话的女人相处下去。(当然,少数在女人面前失去自我的男人不算……)
说偏了,再说简单点吧,这社会上的人自私得很,任何有关到利益的东西都会变得脆弱。所以,你就想想有谁是你可以毫不犹豫地开口向他借钱,他也如你所料能借钱给你的人,并且他又是不是你可以义无反顾借钱给他的人。嘻嘻,觉得这个鉴别方法还是很准滴~,但如果你想,哦,那我去试试看,那你也就不配当他朋友了,因为真正的朋友是根本不需要测试的,你压根不会怀疑你们之间的友谊。真正的朋友是在“关键时候”(请自行理解)才见分晓滴~!
觉得真正的朋友很难找到,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朋友,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,何必太钻牛角尖呢?自身就不完美,又怎能要求他人完美呢?什么是真正的朋友?什么是真正的爱人?什么是真正的真正?很多东西,人们对其的解释,包括上面我所说的,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罢了,想太多的话,还要涉及让我悲伤的“永远”话题。所以,凡事就是个看不看得开的问题,所谓朋友,是相对要好和更要好的问题。不如从不同的人身上找到愿意与其交往的地方吧!比如和A话很投机,和B可以吃吃喝喝,借钱时找C……所以,朋友分好多种……狐朋狗友、酒肉朋友、特定时间认识的特定比较要好的人、网友、朋友的朋友等等,不要想太多的话,这些人就都是朋友。哪怕是你不太熟的人,你都能说,“我一朋友……”
D是在成长中感到异常痛苦的人,没什么资格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。朋友也绝不是能靠一句话两句话就讲清楚的,况且我的阅历也足不够让我大彻大悟||。一直从看片中获取生活经验的D,喜欢美剧“FRIENDS”上的各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。最近看的关于这个话题的影片嘛,推荐baby一部法语片,《我最好的朋友》(mon meilleur ami),影片开始,连观众都觉得男主角是个没朋友的人,看完后,其实我觉得周围那些人都算得上是他的朋友。等你看了那部电影,到时我们再来讨论讨论,呵呵。
关于“真正的朋友”的解释,日语的“亲友”是个好词,亲人般存在的朋友。个人理解,所谓“亲友”,他除了和你有许多共同的话题,理解、支持你的理想外,又要像亲人般包容你,照顾你,关心你。就是那个当你想起你们之间的事,不管开心还是不开心,是能让你感到温暖的人,并且你们愿意主动珍惜之间的友谊,愿意为彼此无条件付出。在他面前,你不必担心会丢脸,甚至有时候你们之间互相自嘲,有不开心的事,不能和家人说的事,你却会想告诉他,他也真的为你担心,为你出谋划策。说到这儿,突然觉得女人要得到友谊比男人要难得多,因为符合上述条件的,女人觉得就是她老公或者是男朋友,女人往往对男人掏心掏肺,却提防她的同类。而在男人眼里,朋友是要比女人重要的,不信你看看他会不会和一个一直说他“兄弟”坏话的女人相处下去。(当然,少数在女人面前失去自我的男人不算……)
说偏了,再说简单点吧,这社会上的人自私得很,任何有关到利益的东西都会变得脆弱。所以,你就想想有谁是你可以毫不犹豫地开口向他借钱,他也如你所料能借钱给你的人,并且他又是不是你可以义无反顾借钱给他的人。嘻嘻,觉得这个鉴别方法还是很准滴~,但如果你想,哦,那我去试试看,那你也就不配当他朋友了,因为真正的朋友是根本不需要测试的,你压根不会怀疑你们之间的友谊。真正的朋友是在“关键时候”(请自行理解)才见分晓滴~!
觉得真正的朋友很难找到,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朋友,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,何必太钻牛角尖呢?自身就不完美,又怎能要求他人完美呢?什么是真正的朋友?什么是真正的爱人?什么是真正的真正?很多东西,人们对其的解释,包括上面我所说的,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罢了,想太多的话,还要涉及让我悲伤的“永远”话题。所以,凡事就是个看不看得开的问题,所谓朋友,是相对要好和更要好的问题。不如从不同的人身上找到愿意与其交往的地方吧!比如和A话很投机,和B可以吃吃喝喝,借钱时找C……所以,朋友分好多种……狐朋狗友、酒肉朋友、特定时间认识的特定比较要好的人、网友、朋友的朋友等等,不要想太多的话,这些人就都是朋友。哪怕是你不太熟的人,你都能说,“我一朋友……”
D是在成长中感到异常痛苦的人,没什么资格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。朋友也绝不是能靠一句话两句话就讲清楚的,况且我的阅历也足不够让我大彻大悟||。一直从看片中获取生活经验的D,喜欢美剧“FRIENDS”上的各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。最近看的关于这个话题的影片嘛,推荐baby一部法语片,《我最好的朋友》(mon meilleur ami),影片开始,连观众都觉得男主角是个没朋友的人,看完后,其实我觉得周围那些人都算得上是他的朋友。等你看了那部电影,到时我们再来讨论讨论,呵呵。
スポンサーサイト
个人观点,非礼勿视
朋友结婚了,怀孕了。
哥哥离婚了,孩子流产了。
这年头结婚的多,离婚的也多。“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。”连现在的动画片也说这话是假的,我还能对它抱什么希望呢?
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,不想为了物质条件而结婚,不想为了父母而结婚,结婚了就不要轻易离婚……“总要结婚的。”“总要找个人的。”别人说这种话的时候,我心里只想竖起中指!
拿到了在这里的第三张居留证,依然是一个人的生活。朋友问我最近怎么样?博客上尽是些推荐。呵呵,其实这就是我的生活近况啊。今天看着学校举行的小型摇滚live,看着各大博物馆、电影海报,我还是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。不现实也好,幼稚也好,不想未来,只想现在情热度过!
依然是《犯罪心理》中引用的名言
William Faulkner:Don't bother just to be better than your contemporaries or predecessors. Try to be better than yourself. 别自寻烦恼地只想比你同时代的人,或是先辈们出色,试着比你自己更出色吧!
哥哥离婚了,孩子流产了。
这年头结婚的多,离婚的也多。“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。”连现在的动画片也说这话是假的,我还能对它抱什么希望呢?
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,不想为了物质条件而结婚,不想为了父母而结婚,结婚了就不要轻易离婚……“总要结婚的。”“总要找个人的。”别人说这种话的时候,我心里只想竖起中指!
拿到了在这里的第三张居留证,依然是一个人的生活。朋友问我最近怎么样?博客上尽是些推荐。呵呵,其实这就是我的生活近况啊。今天看着学校举行的小型摇滚live,看着各大博物馆、电影海报,我还是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。不现实也好,幼稚也好,不想未来,只想现在情热度过!
依然是《犯罪心理》中引用的名言
William Faulkner:Don't bother just to be better than your contemporaries or predecessors. Try to be better than yourself. 别自寻烦恼地只想比你同时代的人,或是先辈们出色,试着比你自己更出色吧!
形而上式随笔
母親叫我爲人要積極一點,説我生活態度有問題。有道理,一時改不了,哪怕我到處説要努力努力,還是改不了那顆頽廢的心orz。
想了一下,是不是積極的人生態度是需要“愛”來維持的呢?目前最積極的事就是翻譯雅的東西。毎天逛兩次他的網站(都是在刷牙后
),有新的日記就馬上翻譯更新,以前還要等別人的英文翻譯,對照后再自己翻,現在已經到了無所謂對錯的境界,完全爲了滿足自己翻譯的興趣,並且堅持歌詞翻譯(目標是翻譯完他所有的歌詞!)。我不會日語,卻很enjoy這種連蒙帶猜的樂趣。對於雅的東西,是目前唯一能做到的今日事今日畢。第二件事就是日劇,毎日出來新劇,當天下完,當天看……所以,很明顯,我積極錯了地方。做的事情,無益自己。
可是看越來越多人變得世俗,只是讓我噁心。有些人的本質終究是我從内心鄙視的。如果要我學會我鄙視的人的生活方式,我又怎麼會有積極性呢?因爲只要我跨出一歩,那種噁心的感覺就會湧上來,讓我無所適從。當然,我的生活方式也會被別人鄙視,被別人覺得噁心。就讓我們彼此鄙視好了。
我也會和任何人保持微笑。那些看上去我不討厭的人,並不代表我的内心不討厭這個人。那些看上去我討厭的人,並不代表沒有我欽佩的地方。我也鄙視我的虚僞。
活是修行、是磨練。至於是怎樣的修行與磨練,這便是個人問題。毎個人的觀念都是不同的,沒有人是完美的,所以不存在與自己所營造的自認為完美的精神觀所契合的人。早些主張大同的中國,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幸福的。当大腦不那麼活躍的時候,想必精神世界就不會感到空虚。而強調個性的現在,80年代后的小孩,活得都很自我,但人字兩撇組成,就是告訴我們無法單一生存。在人與人之間的現實交流中,無法找到與之投契的人。想遠離人群,又害怕不為他人所知。結果,博客成爲最大的幸福物。是怎樣?就是只能把自己関在自我創造的精神世界裏,又小小期待哪天那個與自己感同身受的人,能找到自己。還是那句話,不可能!那樣的人根本不存在。所以這不是又開始提倡“和諧”社會了麼?越是想得多,越是寂寞。但這個“想”可以説是滿足物質生活后,精神世界開始提高的表現,所以,城市人要比農村人來的空虚、寂寞。
與他人能不能相處的久,就是看能不能忍受這個人的缺點、陋習、毛病。任何的瑕疵如果在接受範圍之内,便會相安無事。容忍是一種修行,也是一種本能。忍無可忍,就無需再忍。也不要試着改變他人,這也是不可能的,更不要想改變世界。能改變的只有自己,人人改變了自己,世界才會改變。
在盡量不危害他人的大前提下,在自我形成的價値觀、道觀、人生觀上,自動或被動地不停改變。心以我動,不為他人所動,以此一生修行。
想了一下,是不是積極的人生態度是需要“愛”來維持的呢?目前最積極的事就是翻譯雅的東西。毎天逛兩次他的網站(都是在刷牙后

可是看越來越多人變得世俗,只是讓我噁心。有些人的本質終究是我從内心鄙視的。如果要我學會我鄙視的人的生活方式,我又怎麼會有積極性呢?因爲只要我跨出一歩,那種噁心的感覺就會湧上來,讓我無所適從。當然,我的生活方式也會被別人鄙視,被別人覺得噁心。就讓我們彼此鄙視好了。
我也會和任何人保持微笑。那些看上去我不討厭的人,並不代表我的内心不討厭這個人。那些看上去我討厭的人,並不代表沒有我欽佩的地方。我也鄙視我的虚僞。
活是修行、是磨練。至於是怎樣的修行與磨練,這便是個人問題。毎個人的觀念都是不同的,沒有人是完美的,所以不存在與自己所營造的自認為完美的精神觀所契合的人。早些主張大同的中國,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幸福的。当大腦不那麼活躍的時候,想必精神世界就不會感到空虚。而強調個性的現在,80年代后的小孩,活得都很自我,但人字兩撇組成,就是告訴我們無法單一生存。在人與人之間的現實交流中,無法找到與之投契的人。想遠離人群,又害怕不為他人所知。結果,博客成爲最大的幸福物。是怎樣?就是只能把自己関在自我創造的精神世界裏,又小小期待哪天那個與自己感同身受的人,能找到自己。還是那句話,不可能!那樣的人根本不存在。所以這不是又開始提倡“和諧”社會了麼?越是想得多,越是寂寞。但這個“想”可以説是滿足物質生活后,精神世界開始提高的表現,所以,城市人要比農村人來的空虚、寂寞。
與他人能不能相處的久,就是看能不能忍受這個人的缺點、陋習、毛病。任何的瑕疵如果在接受範圍之内,便會相安無事。容忍是一種修行,也是一種本能。忍無可忍,就無需再忍。也不要試着改變他人,這也是不可能的,更不要想改變世界。能改變的只有自己,人人改變了自己,世界才會改變。
在盡量不危害他人的大前提下,在自我形成的價値觀、道觀、人生觀上,自動或被動地不停改變。心以我動,不為他人所動,以此一生修行。